Monday, December 22, 2008

(發條橙之前....) if....



導演 : Lindsay Anderson / Michael Medwin
編劇 : David Sherwin / John Howlett
主演 : Malcolm McDowell / David Wood / Rupert Webster
上映年度 : 1968
製片國家 / 地區 : 英國

拍攝於巴黎學生運動爆發的1968年,是學生反叛時代的開拓性作品之一。角色坦率直接的心理和情感流露是一個關於個體是否必須遵從或者反抗等級社會強加其上的專制權威的寓言。本片中的學校就是寓言中權威的縮影,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11至18歲男生寄讀學校。Malcolm McDowell初試啼聲,扮演一位後來成為學生反叛活動領導者的低年紀學生Mick。這些學生反抗允許高年級學生來管理和訓練低年級學生的制度--用體罰來懲罰那些違反學校神秘而專制規定的學生。Mick由於「態度惡劣」受到體罰,場面十分揪心,徹底打碎他對所能承受暴力的天真想法。

-------------------------------------------------------------------------------------------------

導演安德遜是「自由電影」的旗手,但卻是「英國新電影」諸君裡最後完成他的首部長篇劇情片的一人(《如此運動生涯》This Sporting Life,1963年推出,賣座慘淡,也間接替「新電影」劃上了句號)。「自由電影」以記錄片開創新天地,安德遜卻是唯一一人在成名後仍繼續拍攝記錄片(他的遺作《就係咁?》Is That All There Is? 更是一部戲虐式記錄片Mockumentary),和對劇場不離不棄(1980年仍把「新電影」奠基作《憤怒的回顧》Look Back in Anger重拍了一次)。但更有趣的,是在眾人中,安德遜的電影是最富超現實色彩的(「新電影」的特色是社會寫實)。《如果....》便是最佳例子。

《如果....》的背景設在一家英國的男子寄宿公立中學裡(即《哈利·波特》那種),寓言的味道(學校就是傳統英國社會的縮影)昭然若揭(時間是當代,但學生們的服飾卻是愛德華時代的;主角馬肯·麥杜華Malcolm McDowell出場時的服飾,更活脫脫像個從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群魔》中走出來的人物)。影片開始時的四分之一還不怎麼樣,只是一連串學校生活的點滴,但到了麥杜華演的Mick Travis(Travis這個堅決與社會對抗的名字,後來在史高西斯╱舒基達的《的士司機》裡借屍還魂,成了羅拔·迪尼路的Travis Bickle)與假統治階級虎威的四名狐貍學長正式發生衝突後,影片卻穿插了越來越多的幻想場面——有些來自人物本身,也有些是來自影片作者的。這些場面的出現並沒有任何規則可言(一如片中黑白與彩色的交替運用),而是完全取決於作者的主觀情緒,更符合的是Travis那種帶點放任、驕縱與狂妄的無政府主義性情,但卻都跳脫不羈、神采飛揚:有時狂野,有時浪漫;有時哀傷,有時奔放;有躲在一隅的暗中自瀆,也有無遮無掩、一瀉如泉的發泄;端的教人看得眉飛色舞、嘆為觀止。

兩個字:痛快。一個字的話,就是:爽!

最富神來之筆的,自是Travis與尊尼趁學校舉行欖球賽時逃學到倫敦市中心游玩一幕。這場戲很容易叫我們聯想起杜魯福的《四百擊》(The 400 Blows)裡相近的逃學場面(並直接影響了三年後由阿倫·柏加編劇的《兩小無猜》(Melody);你甚至還可以指出,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泄》(Blowup)結局時那群小丑裝扮的年輕人玩的無影網球,也極有可能來自這場戲裡Travis與尊尼在街上互相比試無影劍的設計)。二人後來在車行裡偷了一輛摩托車,來到郊區公路上的一家咖啡室,遇見一名嫵媚的女侍應。Travis在唱片機裡選了一闋歌(意外地不是一闋什麼流行音樂,而是首富濃厚非洲部落色彩的聖頌)。女侍應跑到他背後,搭著他的肩膀。隨著原始的膜拜歌聲,二人開始模擬著兩頭張牙舞爪的獅子,互相挑釁,也是互相挑逗。當二人在地上扭作一團時(是在搏斗也是在調情),鏡頭突然直割至赤裸著身體的他們,翻雲覆雨。(按:這個處理據說是麥杜華建議給安德遜的。)要選史上最佳性愛場面,這場結合了青春Vs獸性、柔嫩(黑白攝影下的男、女,肌膚雪白柔滑得叫人怦然心動)Vs暴烈的性戲(sex play),肯定會在三甲之內。
相對而言,浪漫是幼齒的Bobby Philips對Wallace充滿遐想與投射的凝視。Again,黑白攝影下純凈的健身房與純白的運動服,把欲望也變得不沾半點紅塵;而激情則是結局時眾人提著機關槍在屋頂上向著從教堂裡跑出來的一群偽善者不斷掃射。《如果....》開始拍攝後兩個月,巴黎掀起連串(瞬間火速席卷全球的)學生運動,年輕學子甚至用武力進佔校園,把管理階層驅逐出局。影片把中了時代的脈搏,是無獨有偶也好,抑有先見之明也好,但不爭的事實是:經典由是誕生!這場戲的一個畫面,主角們英氣颯颯地持槍待發,竟與後來現實中巴黎學生發動暴力的一幅新聞照片如出一徹。這是生命模傲藝術的例子。最後一個鏡頭:Travis對著攝影機瘋狂掃射,我則看出是森·畢京柏(Sam Peckinpah)的《驚天動地搶人頭》(Bring Me the Head of Alfredo Garcia,1974)裡片終的先鋒。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